來源:GrayscaleResearch;編譯:AIMan@金色財經要點:
智能合約平臺是去中心化應用和Blockchain金融的核心基礎設施。因此,它們是公鏈為金融市場和數字商業(yè)提供新架構這一愿景的核心。
GrayscaleResearch認為,基于智能合約的應用程序的采用將在未來1-2年內加速,部分原因是美國監(jiān)管變化和即將出臺的立法。 Ethereum是最大的智能合約平臺,基于(i)市值、(ii)其應用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和開發(fā)者社區(qū)的規(guī)模以及(iii)其鏈上資產的價值。然而,它最近在費用和其他鏈上資產指標方面落后于包括Solana在內的某些競爭對手活動。
我們認為,Ethereum的差異化特征(包括強調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中立性的文化)將幫助其繼續(xù)在用戶、開發(fā)者和交易費用領域占據相當大的份額。即使一些較新的Blockchain也得到采用并占領市場份額。因此,ETH應該被視為多元化Crypto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組合。
智能合約平臺費用的前景非常不確定,部分原因是我們不知道像Ethereum這樣的平臺在長期內能夠保持多少定價權。然而,GrayscaleResearch在本報告中展示了Ethereum如何通過執(zhí)行其擴展策略并維持定價,將總費用收入增加到200億美元以上(過去六個月的年化費用收入為17億美元)力量。
Ethereum與Linux、Python和其他一些例子一樣,可以被視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開源軟件項目之一。盡管成立到10年,但如今Ethereum網絡由11,000多個節(jié)點組成,每月處理3500-4000萬筆交易,確保約460億美元的價值,并受益于2,100多名全職開發(fā)人員的支持。更廣泛的Ethereum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由相互連接的Blockchain組成,目前每月處理約4億筆交易。
盡管Ethereum網絡的TokensETH在加密行業(yè)占據一席之地,并且去年推出了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(ETP),但其市值卻遠遠落后于Bitcoin(BTC)。事實上,ETH/BTC價格比率已回落至2020年中期的水平(圖1)。以市值計算,自2022年底以來,以太幣的市值已增長約900億美元,而Bitcoin的市值則增加了約1.35萬億美元(即多約15倍)。以太幣最近的表現也落后于其他一些智能合約平臺的Tokens,包括Solana和Sui。
圖1:以太幣的表現已落后Bitcoin兩年多
圖3:智能合約Blockchain每秒處理約1,200筆交易
Ethereum如何賺錢
Ethereum的L1和L2網絡的Gas費用在結構上有所不同,反映了它們在協(xié)議擴展策略中的不同作用。Ethereum的L1采用的費用模型有三種不同的組件:
1、Gas單位:某些操作的固定計算成本(例如,ETH轉賬需要21,000gas)。
2、基本費用:所有交易的支付金額以每單位gas的gwei計價(1gwei等于十億分之一ETH)。基本費用根據每單位gas的需求通過算法進行調整。
3、優(yōu)先費用(“小費”):可選費用,用于優(yōu)先執(zhí)行交易。
例如,1ETH的轉賬(需要21,000gas),基礎費用為10gwei,小費為2gwei,則是:
=21,000*(10+2)=252,000gwei或0.000252ETH
交易費通過類似于在股票市場中的股息和回購機制為Tokens持有者累積價值。優(yōu)先費用作為質押獎勵的一部分支付給驗證者,類似于股息。基礎費用被銷毀以減少ETH供應,獎勵所有Tokens持有者,類似于回購。(圖表5)
圖表5:費用通過質押獎勵和銷毀分配給Tokens持有者
然而,引入blob交易也影響了整個網絡的費用水平和分配。最重要的是,blob交易減少了L2向L1支付的費用(圖表7)。
圖7:EthereumL2現在向L1支付的費用更少
Ethereum收入的展望
智能合約平臺費用的前景高度不確定,部分原因是該技術處于早期階段,我們不知道像Ethereum這樣的平臺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保持多少定價權。智能合約平臺相互競爭,也與中心化系統(tǒng)競爭。為了在長期內保持定價權,它們需要提供差異化功能,防止用戶轉向更便宜的(中心化或去中心化)替代方案。盡管EthereumBlockchain比許多競爭對手慢且更昂貴,但GrayscaleResearch認為,其獨特優(yōu)勢(包括高價值的鏈上資產以及對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重視)將有助于采用和網絡效應,并最終為Ethereum提供一定程度的定價權時間。
圖9展示了Ethereum如何通過增加容量和保持定價權來增加費用的一個例子。我們假設L1上的平均交易費用為5.00美元,想起起來2019年平均交易費用為6.30美元。從長遠來看,Layer1大概會主要用于高價值交易和需要高安全性假設的交易。對于L2,我們假設平均交易費為0.05美元,這也與最近的經驗相似。我們進一步假設EthereumL1處理100TPS,EthereumL2總共處理25,000TPS。這些是假設的TPS預測,在Ethereum的擴展路線圖下,在未來3-5年內可以實現,并且假設對基于智能合約的總體需求顯著增長應用程序。
圖9:Ethereum費用收入可以隨著擴容和定價能力的提高而增長
在智能合約平臺加密領域,Ethereum和Solana的費用和市值都相對較高(圖表11)。自2023年底以來,Solana在智能合約平臺加密領域獲得了費用收入和市場份額,而Ethereum則損失了費用收入和市值。換句話說,由于基本面的變化,市場適當地重新定價了Ethereum和Solana的相對價值。在圖11所示的簡單框架中,Solana向上和向右移動,如今看起來大致是公平的(它“增長到了它的估值”)。相比之下,Ethereum向下和向左移動,今天的估值可能高于其費用收入。
圖11:由于費用增長較弱,Ethereum的表現不及Solana
這些競爭地位上的細微差異很重要,但并不像整個類別的潛在增長那么重要。所有智能合約平臺的采用都處于早期階段。例如,Ethereum目前只有大約700萬月活躍用戶,而Facebook母公司MetaPlatforms報告稱,其2024年12月份的“每日活躍用戶”為33.5億。隨著采用率的提高,智能合約平臺有望從網絡效應復利中受益,參與度的提高不僅會推動交易量和費用收入的增加,還會加速開發(fā)者的活動、流動性深度和跨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互操作性。這種采用和實用性的循環(huán)可以擴大整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價值獲取。
獲勝的網絡很可能是那些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最多交易費的網絡,并且其原生Tokens具有有利的結構性供需條件(例如,由于供應增長有限以及作為抵押資產或支付媒介的結構性需求)。Solana、Sui和其他一些智能合約平臺將憑借高吞吐量、低交易成本和普遍引人注目的用戶體驗與競爭對手區(qū)分開來。
Ethereum之所以脫穎而出,是因為它擁有龐大而多樣的應用程序和開發(fā)者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、大量的鏈上資本,以及優(yōu)先考慮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中立。我們預計這些功能將繼續(xù)吸引大量用戶加入Ethereum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并且Ethereum未來將在智能合約平臺Blockchain上占據相當大的經濟活動份額。
免責聲明:Grayscale:Ethereum重定價文章轉發(fā)自互聯網,版權歸其所有。
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。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,風險很高,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。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,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,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。此外,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(guī),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(guī)定。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,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21.Company 元宇宙YIT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元宇宙YITB.COM